贺捷生给中央写信,请求找到父亲贺龙的骨灰,毛主席如何回应
1975年6月的某一天,周总理拿着一封信,去找毛主席商量事情。
毛主席读完信,眼眶湿润了。那时候,他的身体状况很差,可他还是告诉周总理,这事儿得赶紧办,得快点找到贺龙同志的骨灰,重新为他举行一个体面的葬礼。
嘿,周总理带来的信是谁写的呢?毛主席看了以后咋就那么兴奋呢?
写这封信的是贺龙的女儿,名叫贺捷生。她在信里头说,想找回爸爸的骨灰,还盼着中央能早点给爸爸举办个安葬仪式。
这封信首先递到了周总理手里,他觉得这事儿特别紧迫。想想看,贺老总离世都六年了。贺老总可是咱们党和国家的大人物,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啊,早点儿把他的骨灰找回来,好好安葬,那绝对是头等大事。所以,周总理拿着信,直接去找毛主席商量,想请毛主席拿个主意。
接到毛主席的吩咐,周总理马上就动手处理这事了,他特别从中央军委办公厅和专案组一办挑了两名工作人员,让他们专门去调查和找回贺老总的骨灰。
只要肯努力,事情总会有回报。经过一连串深入细致的询问,跟好多相关人士聊过,还根据他们提供的种种线索,最终我们成功找到了贺老总的骨灰。
听到这个消息,贺捷生忍不住泪水直流。
这些年来,她不停地为老爸的事情忙碌,现在总算是有了个着落。说实话,这对她既是意料之外的好消息,也带着一份深深的哀伤。
让人高兴的是,父亲所做的努力和成就,最终获得了毛主席和中央的认可。但让人难过的是,父亲已经离世,再也看不到这份荣耀了,他只能带着遗憾永远安眠。
贺捷生在1935年11月,也就是长征路上来到了这个世界。她出生之前,爸爸贺龙刚好赢得了一场大战,所以,大家决定叫她“捷生”,这个名字还是萧克给取的呢。
生在战乱时期,贺捷生注定要走上一条漂泊不定的路。尽管爸妈对她特别疼爱,但她一直处在生死边缘,好几次都差点没了命。
长征结束后,贺捷生跟着爸妈到了延安。可爸爸忙着在前线打鬼子,妈妈也在部队里忙着宣传,都没空管她。没办法,贺老总只好把她送回了湖南老家,让两位老战友帮忙照看。
贺捷生虽然从延安回到了老家,但她还是没逃过战乱的困扰,穷日子还是找上了门。后来,她的两位养父先后去世,只能跟着养母过苦日子,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。要不是养母的亲戚帮忙,她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。
新中国一成立,贺老总就赶紧让人去找那个孩子,然后把她带到自己身边来了。
那时候,贺捷生已经15岁了,可因为长时间吃得不好,身体很差,加上家里没钱给她看病,关节炎厉害得让她连路都走不了了。
贺老总初见贺捷生时,忍不住泪流满面,心里头觉得对不住她太多。于是他带着贺捷生到处找医生看病,好不容易把病给治好了,还安排她进了学校学习。
五年时光匆匆过去,贺捷生凭借出色的成绩成功踏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,攻读历史系。学业完成后,听从父亲的建议,她决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,为国家尽一份力。就这样,贺捷生踏上了青藏高原,在青海民族学院成为了一名平凡的教师。
在青海,贺捷生待了整整5年,一直到1960年的时候,她才被安排到军事博物馆去上班。
然而,那场运动一起来,贺老总就挨了批,贺捷生也因此被扯进了麻烦里。
然而,让贺捷生更加难过的是,因为父亲不肯向那些人低头,他于1969年6月9日蒙冤去世,就连他的骨灰安放何处,也没几个人清楚。
到了1975年6月份,贺捷生给周总理写了封信,请总理出手相助,帮她找回父亲的骨灰并妥善安葬。这封信引起了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关注,他们随后下令找到了贺老总的骨灰。
1975年6月9日,是贺老总离世六年的纪念日,在八宝山举办了一场庄严的下葬典礼,邓小平、叶剑英等许多重要人物都出席了,就连身体已经很不好的周总理也特意赶来,并且他亲自宣读了缅怀的讲话。
贺捷生回想起,周总理在读悼词时眼里含着泪,之后他朝着贺龙元帅的骨灰深深地鞠了7次躬,这举动里满是对贺老总深深的尊敬和内心的歉疚。
之后,贺捷生去了军事科学院和总政治部任职,1996年时,她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,成了我军里稀少的女将军之一,想必贺老总在天上看到,也会很高兴的。
